不过他说的这些,林枫自然明白,但令他高兴的,是何坚这个进言的人。
  这是个良将,其对边镇百姓很有感情,除此之外,其这一片赤胆忠心,也是令林枫欣赏的。
  “你且安心,这些朕晓得。”
  “朕与朝廷中那些腐儒不同,朕自然知道长城的作用和价值。”
  林枫笑道。
  何坚松了口气,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激动了。
  但他万般不敢懈怠,急忙说道:“陛下,末将刚才听陛下说,朝廷国库空虚。”
  “但这万般不能作为拒绝末将的理由。”
  “末将为陛下算一笔账。”
  何坚这抓着不放,打蛇上棍的样子,实令一旁的魏胥很是不满,瞪了他一眼。
  但何坚置若罔闻,做成此事,他纵是开罪了皇帝,身死又如何?
  “说。”
  林枫不动声色,心里却非常满意。
  “甘州边镇,而今有七万人,驻扎于甘州。”
  “每年消耗的粮食,马食的马豆需银子九十四万两,草料六十万两。”
  “甘州清苦,这些物资都从内地运过去,如果每个运粮的农夫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该用四百万人。”
  “一年的运费,要花大概八百万两银子。”
  “加上物资本身的价值,那就是九百万两银子。”
  何坚伸出手,掰起指头给林枫算了起来:“但如果修这一段一千多里的长城要花多少钱呢?”
  “取材自甘州当地,每米长城,造价是不到一两半的银子,一千多里,算下来不过一百万两刚刚出头。”
  “若陛下同意,末将可令甘州当地边军,换防下来的士卒来修长城,还能更省钱。”
  “待长城竣工后,甘州这七万人,可裁一大半,其他边镇缺兵之局势,顺势可解。”
  何坚说完后,眼巴巴的看着林枫,就等皇帝说同意了。
  毕竟一个九百万两银子,另一个一百万两出头。
  二者相比,哪个划算,一眼便知。
  林枫眼前一亮,更加欣赏起何坚来。
  “何将军,听完你这一番话,朕心甚慰。”
  “我大奉,终究是有忠臣良将的。”
  这番话听的何坚差点哭了,他一年以来,不断上奏,求爷爷告奶奶,但就是没半点回信。
  他都要心如死灰,可眼前新皇,他于边镇都听说新皇擅杀,原本还惴惴不安。
  可如今一见,新皇根本不是那等人!
  “陛下...末将受之有愧。”
  何坚跪地,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朕同意了,但何将军,你有没有想过,这么简单的对比,这么明显的道理,你一直上奏,为何无人回应?”
  林枫一句话令何坚欣喜若狂,但听到后半句,他又愣了。
  思虑一番,他却也不明白。
  “回禀陛下,末将不明白。”
  “不明白就对了,若都像你这般节省军费,兵部的官员们从何处要军饷军费?”
  “他们又如何贪墨,扣押军饷?”
  “若不是朕令你来京,你这番上奏,会有几人重视?”
  林枫淡淡一笑说道。
  何坚虽然性子有些轴,但也不是个傻子,当即便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
  他当即怒火中烧,气恼道:“陛下,这等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为何不杀之以靖天下?”
  “边疆百姓疾苦,还饱受劫掠之苦,这些贼子,安敢作威作福。”
  “不急。”
  林枫摆摆手:“这些乱臣贼子,朕早晚收拾。”
  “你且放心,这笔钱即便是国库不出,朕也从内库出了。”
  何坚听完,已是泪流满面,跪地不断磕头:“陛下圣明!”
  “行了。”
  “朕新即位,对朝政掌握不稳。”
  “如今方才收
  容了京营军队,进行整改。”
  “可边军,还是鞭长莫及。”
  “你可为朕效力?”
  林枫说完,何坚自无不可,虽然才头一次见林枫,但他眼中的新皇,那便是不世明君。
  相比起朝中这些乱臣贼子,他选哪一边,根本都不用去想。
  “回禀陛下,末将敢不为陛下效死力!”
  “不管是何方乱臣贼子,只需陛下一句话,末将定杀他满门。”
  何坚沉声道。
  “善。”
  “明日早朝议完你的上奏,你便先回甘州。”
  “而今兵部尚在萧宏业掌控之中,待朕收了兵部,便提拔你。”
  “到那时对边军进行改革,事半功倍!”
  林枫说完,何坚跪地磕头:“末将明白!”
  “去吧。”
  打发走何坚之后,一旁的魏胥拱手道:“恭喜陛下,麾下又添一员大将。”
  林枫心情不错,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此人赤胆忠心,是难得一见的良将。”
  “最得朕心的是,其不迂腐。”
  魏胥点点头,方才何坚的表现,他都一一看到了。
  此人虽有些性子轴,直来直去,但思维却是很灵活。
  一般将领,最多也只会说军事上的问题,谁会掰着指头和皇帝算花钱多寡呢?
  ...
  翌日。
  恩科结束后的第一天,也是殿试结束后的第一天。
  科举,原本就是天下读书人关心的事,更别说是恩科了。
  一般科举结束后,许多读书人都会相约去看榜,连着许多识字的百姓也会去凑热闹。
  而这一次的恩科放榜,不光是吸引了读书人,还吸引了许多百姓。
  事情是从榜单出炉的时候,便开始闹腾起来的。
  各地读书人相约去看榜,谁知看过之后,都发现哪里有些不对,怪怪的。
  待锦衣卫们安排的线人刻意提醒后,这些读书人们就会恍然发现,不管是殿试还是会试,榜单上全是那些名门之后。
  一个寒门士子都没有!
  这消息一传出,顿时令许多读书人愤懑不已。
  若说去年的科举是这般,倒也罢了,那时还是有一些寒门士子入选,是因为被吸纳进了萧宏业一派的派系里。
  但今年这恩科,可就更加明目张胆了。
  全大奉选出来四十人,一个寒门也没有,简直太夸张了!
  这还是皇帝为了施恩天下,开的恩科!
  可是施恩施恩,恩都施到了那些权贵之子的身上!
  也怪不得天下读书人愤懑了。
  若只是愤懑倒也罢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便是让全天下的读书人们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