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玉几人经过层层安检,终于到达了前排。

  孙曼婷大口叹气:“也就是升旗,其他项目休想让我如此辛苦。”

  众人不明所以,什么升旗?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终于在4点56分。

  升旗仪式正式开始。

  刚刚还喧嚣的人群顿时一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肃穆起来,目光一致地望向天安门的方向。

  各朝君臣和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肃静唬了一跳,怎么了?

  怎么就突然不出声了?

  众人顺着天幕上人群的目光看向那座巍峨的城楼。

  远远地,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众人瞪大了眼睛,前方身着整齐的绿、白、蓝三色服装的人戴着同色帽子踏着整齐的脚步走来。

  肃穆、威严的气势扑面而来。

  各个王朝的君臣和百姓们悚然一惊,军人!

  只见中间的绿色着装的军人扛着一面红旗,两边分别站着身着蓝色和白色着装的军人手握着样式新奇的武器护卫着中间的军人。

  身后的军人则手持长枪整齐地跟在后面,那长枪的刀尖雪亮,一时间,广场上只听得见他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他们甚至连手挥动的幅度都分毫不差。

  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叫声:正步走!

  军人们改变了行走的姿态。

  更加威严肃穆的步伐出现在人们眼前。

  雪亮的长枪又肩上唰地拿下来,向前前进!

  那一声声有力的踏步声,犹如鼓点一般狠狠穿过漫长的历史踏在各个王朝的君臣和百姓的心上!

  嬴政惊得上前一步:这是军人!不可否认!那通身的气势那种纪律严明的队伍一看就是军人!

  王翦和蒙毅头一次在天幕上看见后世的军人,这一看,立即被迷住了。

  如果他们的士兵也是如此,那大秦将所向披靡!

  懒洋洋的刘邦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军队!

  后世的军队!

  张良韩信亦是目不转睛。

  刘彻拉住卫青激动地说:“仲卿!吾要这样的士兵!你看看怎能才能将士兵训练成这样子?”

  卫青面无表情:“陛下,臣做不到。”

  “……别啊,仲卿,吾相信你的能力!”

  “……”我不相信自己。

  三国众人和天幕的人群一样屏气敛声注视那支威仪赫赫的军队。

  晋、隋两朝哑口无言。

  唯有杨勇两眼发亮:如果我也训练出这样的军队,父皇是不是会对我刮目相看?

  李世民目光热切地盯着那支军队:这是如何训练出来的?还是他们手上的武器又是如何制作?

  还有那身衣服,不得不说真是好看啊,威武雄壮!彰显出大国气势!

  赵匡胤目光深远:拥有这样的军队,难怪后世能将遥远的西域收入囊中。

  忽必烈意外又不意外,能将蒙人和汉人治理得其乐融融的后世,怎么会不拥有强大的军队?

  朱元璋说不出话来,只是一次又一次握紧了朱标的手。

  康熙起身长叹,不发一言。

  乾隆怔怔地看着天幕,一股灰心丧气的郁气紧紧围绕着他。

  与君臣们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百姓们。

  明显是军人的队伍一出现,有不少人就惊叫起来。

  甚至有孩子扑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

  “他们怎么还不跑?快跑啊!”

  “跑!快跑啊!!”饱尝兵害的百姓们几乎嘶吼着出声。

  然而与他们想的不同,天幕上的人群看到军队的出现一个个明显激动起来,一个个恨不得挤出前面的栏杆凑上去。

  有些年纪较大的人甚至眼眶都红了。

  年轻的姑娘们捂着脸两眼放光地盯着那些军人。

  孩子们激动得几乎要冲上去。

  被家人搀扶着的老人老泪纵横。

  更多的年轻人一脸的羡慕和崇拜。

  这是怎么回事……

  伴随着一位军人的一声:升国旗,奏国歌,激扬肃穆的乐曲响了起来,鲜艳的红旗随着乐曲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缓缓升起来。

  人群不约而同的唱起歌。

  但是仅仅是听到第一句歌词,君臣们便大惊失色,几乎恨不得立即将天幕给关掉!

  百姓们则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这……

  就是后世的国歌!国歌!

  被冠以一国之名的歌!

  百姓们说不出话来,但那一句歌词如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所有的王朝。

  无数的种子瞬间生根发芽。

  历史风起云涌,命运之眼悄然睁开。

  震撼的升旗仪式不到一刻钟就结束了。

  周围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挤在一起的人群纷纷散去,不少人满面笑容地拿着手机对着三军仪仗队不停地拍摄。

  年轻的女孩子们看着身姿挺拔的军人羞涩的叽叽喳喳。

  孩子们冲着军人敬了个稚气又认真的军礼,军人认真回礼。

  人们开始悠闲地到处逛。

  周瑾玉等人没去四周逛,升旗一结束立马坐车直奔酒店去睡回笼觉。

  看着黑下来的天幕,百姓们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

  不是,你们丑时起来,然后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就是为了看这一刻钟都不到的升旗?

  不明白。

  但是,那个歌曲……

  百姓们急忙摇头,不能想,不能想!!

  干活了,干活去!

  等周姑娘她们睡醒估计都要过午时了,到时候再跟着他们逛逛京城。

  而有些人则悄悄地将听到的歌词一个字一个字的郑重地写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各个王朝的君臣们默契地决口不提那首歌曲,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将那词在脑子里心里抹去。

  朝廷上下一片太平。

  周瑾玉可不知道这些,几人睡到中午才慢悠悠地起床。

  孙曼婷打了个哈欠:“吃啥早餐?”

  “什么早餐?现在是午餐了!”周瑾芳笑着摸摸她脑袋。

  “好吧,午餐。午餐吃什么?”孙曼婷无所谓地摆摆手。

  “烤鸭啊,来北京不吃烤鸭吃什么?”周瑾玉忙着看路线。

  “全聚德?”孙曼婷眼睛一亮。

  “可以,有一家就在广场附近,我们可以吃完就去逛。”

  这回没再坐出租车,而是选择更方便的地铁。

  各朝君臣和百姓眼睛都看不过来,地下居然还可以挖洞让车子在地下开!

  还有什么是后世人不会的吗?

  唯一的缺点就是看不到外面的风景了,全身黑乎乎的。

  这个地下的车站也是超级大,看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路线都让人头晕。

  地铁上还有穿着汉服的漂亮小姐姐。

  李世民拍着大腿高兴道:“这可是我李氏后人?”

  长孙无忌仔细观察后给他泼了盆冷水:“应该不是,陛下。”

  因为他听到旁边的人在说:他们也要去穿汉服。

  所以后世是把大唐的服装称为汉服?为何不叫唐服?

  周瑾玉等人下了地铁,以为能顺利吃上烤鸭,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实在太多了!!!

  不想吃个饭等几个小时,几人立即换了个地方,同样有烤鸭的店。

  出乎意料的烤鸭还挺好吃。

  几人吃得满嘴流油。

  忙碌了一早上还没吃午食的各朝百姓们:……

  有时候天幕也不是很好,就这种景象谁顶得住?

  君臣们倒是吃了午食,但一看那色泽金黄油亮的烤鸭,顿时觉得自己刚刚吃的都白费了。

  烤鸭店里还有介绍自己历史的简介。

  周瑾玉瞄了几眼:创立于明永乐十四年……

  明朝洪武年间的商人们立即精神了,纷纷开始研制烤鸭,反正自己的店一定要做到后世去!到时店里也要写着创立于明洪武多少多少年!!

  明以前的商人也不甘示弱,做不成烤鸭,我们还以做其他美食啊,好好做下去给子孙后代尝尝他们老祖宗的手艺!

  而且一定要做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店创立于乾德多少年……贞观多少年……

  嬴政头一次羡慕后世的吃食。

  刘邦一叠声叫人去做烤鸭!

  刘彻则对后世的人口之多大为震惊,到哪都是这么多人!

  怎么他们都这么闲吗?到处去吃去玩?

  三国众人纷纷检查自家有什么美食,能不能流传到后世。

  忽必烈想起他们的烤全羊,那味道,他就不相信喜欢吃的后世人会不喜欢吃!

  要不现在也鼓励商人们开个烤全羊的店什么的?

  再给他们写个招牌,应该能流传到后世吧。

  明永乐年间的商人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手。烤鸭店是吧!没问题,子孙们等着!

  已经出现烤鸭的清朝商人激动不已,后世的京城怎么没有自家店的一席之地?

  卷吧,开始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