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内。
  邯郸王宫的大殿之中,挂满白绫,无论是秦国官员,还是宗亲士族,皆穿着白衣素缟。
  嬴政站在大殿外,深邃的双眼泛红,略微红肿的眼眶尽显疲态。
  望着远方邯郸城一望无际的房屋、街道,此刻嬴政脑海里,依旧时不时泛起幼时场景。
  赵姬在世之时,嬴政心中有怨言,而眼下唯一的生母逝世,那种滋味此时唯有嬴政方才清楚。
  “王上!”
  身后传来声音。
  嬴政没有回头,却依旧能听出,来者是赢侃,毕竟赢侃是王室宗亲而推举的族人,在秦国朝堂地位显贵,身为秦王如何不熟悉。
  “何事?”
  嬴政询问道。
  此刻嬴政不想看见任何人,只想着独处在这里,母后逝世,他也需要返回咸阳,而日后,恐怕再也不会来邯郸。
  这片土地是他嬴政从小生长的地方,但却从未给过他美好回忆。
  “王上,有人谋划雁门,欲刺杀白衍!”
  赢侃弯腰辑礼道,说话间,看着嬴政的身背,从袖袋之中掏出竹简,双手捧起。
  赢侃也知道眼下嬴政不喜欢任何人打扰,但唯有此时,才是赢侃最好的机会,此番预谋杀白衍的不乏秦赵王氏宗亲的人,这些人眼线众多,而且身份原因,都伴随在嬴政左右。
  眼下不开口,等白衍离开邯郸,便再也没有机会。
  “什么?”
  嬴政听到赢侃说有人想要刺杀白衍,一脸阴郁的转过身,看着眼前赢侃的模样。
  此刻嬴政呼吸有些急促,心中无比暴怒。
  这才过去多久。
  中牟城的事情都尚未全部查清,便有人要杀白衍,秦国将军。
  想到这里。
  嬴政心中的怒火,让额角青筋都微微突起,那泛红的眼睛除了悲伤,便满是冷意。
  从赢侃手中拿过竹简,嬴政打开看着里面的内容,看着看着,嬴政的手都有些颤抖。
  “此事可否确切,你如何得知?”
  嬴政看着竹简上的一个个名单,开口问道。
  赢侃闻言,便对着嬴政再次辑礼,把昨晚的事情缓缓说出来,不过赢埠与赢信,赢侃并没有说着二人参与其中。
  大殿外。
  嬴政看着手中的竹简,听着赢侃话语之中,那些赵氏宗亲居然要利用母后逝世。
  怒火中烧的嬴政,不顾秦王威仪,愤而把竹简摔倒地上。
  赢侃都被吓一跳。
  望着嬴政,赢侃从未见过嬴政如此愤怒。
  “赢侃!”
  嬴政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眼神狰狞着,指着赢侃下令道。
  “寡人令你与李信,立刻把那些人抓住,不许放过任何一个人,寡人要当着邯郸所有百姓的面,处决那些人。”
  嬴政看着赢侃,回想曾经一件件事情,本就对赵氏宗亲没有多少好感的他,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杀意。
  那些人不把他这个秦王当做王,放在眼里。
  他嬴政也不需要再顾及其他。
  “诺!”
  赢侃听到嬴政的命令,拱手辑礼,随后缓缓后退,转身离去。
  半日后。
  邯郸城内,原本热闹无比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一支支手持长戈、弓弩的秦卒,这些秦卒在将领的率领下,在邯郸城内大肆搜捕。
  很快,在百姓的注视下,一名名士族男子,全都被抓起来,一些士族所有的商铺,也纷纷被关起来。
  另一边。
  在白衍的府邸中,白衍正在书房内看着竹简,突然就看到亲信带着一名宦官,急匆匆走进来。
  见状。
  白衍缓缓起身。
  看着面色着急的韩谒者,白衍有些意外。
  “白衍,见过韩大人。”
  白衍缓缓辑礼道,对于这名韩谒者,白衍自然熟悉,毕竟一路上护送嬴政,对于嬴政身旁那些宦官被倚重,白衍还是十分清楚。
  眼下见到韩谒者突然来到府邸,白衍也很好奇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白将军!”
  韩谒者呼吸紊乱,不过依旧给白衍回礼。
  礼毕后。
  韩谒者便急忙拿出诏令。
  “白将军,王上有令!”
  韩谒者对白衍说道,随后便打开诏令。
  白衍见状,便跪坐在地上,安静的等待韩谒者宣读诏令。
  “王上有令,赢侃查明有反贼预谋在雁门作乱,左更白衍,即刻率领铁骑,前往雁门擒拿贼人,驻守雁门,不得耽搁。”
  韩谒者对着诏令念道,随后收起诏令,便交给跪坐在地上的白衍。
  白衍此刻双手接过韩谒者手中的王召,看了一眼,有些意外。
  “韩大人可否知道具体事情?”
  白衍有些疑惑的询问道,看着韩谒者从袖袋内取出一卷竹简交给自己,接过来后,轻声问道。
  询问间,白衍也打开竹简,当看到竹简上一个个名字,白衍都有些惊诧。
  这些人为何要在雁门作乱?
  雁门有铁骑驻守,而赵边骑早已经没有反叛之心,莫非这些人要攻下雁门,逼迫赵边骑不成?
  “白将军,此事与你有关!”
  韩谒者听到白衍的询问,对着白衍拱手说道。
  在白衍诧异的目光下,韩谒者便把昨日赵夷、赵朔等人找赢侃密谋刺杀的事情,缓缓说出来,并且告诉白衍,是赢侃今日入宫亲自告知王上。
  “原来如此!”
  白衍听完来龙去脉,对着韩谒者拱手辑礼,表示感激。
  礼毕后,白衍也没想到,一报还一报,赢侃会那么快,便把人情还给自己。
  “白将军,王上此前十分震怒,如今令将军立刻领兵前去平乱!将军还是早做准备,与杨端和老将军,一同动身启程。”
  韩谒者看着白衍,轻声提醒道。
  “多谢!”
  白衍听到韩谒者的话,点头辑礼。
  随后白衍护送韩谒者一路离开府邸。
  半个时辰后。
  邯郸城内,白衍乘坐马车,来到邯郸城的街道上,看着沿途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秦吏,随后来到杨老将军的住所。
  在仆人的通报下,一身秦国官服的杨老将军,很快便从府邸内走出来。
  “杨大人!”
  白衍看着杨老将军,抬手辑礼道,虽然任命尚未公布,但白衍却已经得知,杨老将军已经被嬴政任命为雁门郡守,授以官印。
  也就是说,如今杨老将军可是一个实实在在,掌管一地的封疆大臣。
  当初韩国,一个诸侯国,被灭后也不过是一个郡,颍川郡。
  “白将军无需再客套,称老夫一声杨老即可......”
  杨老见到白衍,笑着摇摇头。
  身为过来人,杨老一把年纪,清楚当初若非是白衍,别说他这个一把年纪的秦国老臣,就是杨氏估计都不会是这般模样。
  故而杨老清楚承白衍多大的情。
  更何况,杨老清楚若是没有意外,郡守一职已经走到头,也没办法再往上走。
  杨氏比不上冯氏冯去疾,李氏李斯他们,再高的位置,杨端和也不想去争,也无心去参与。
  还不如静下心,培养族人后辈,为族人后辈拓展人脉,奠定基础。
  “那杨老也要称呼小子白衍即可!”
  白衍笑着说道,没有拒绝杨老的亲近,随后伸手示意杨老先上马车。
  片刻后。
  白衍与杨老乘坐在马车中,由铁骑将士护送,朝着城外走去。
  看着街道上不断搜查的秦吏,杨老方向小窗布帘。
  “没想到那赢侃会谏言!”
  杨老笑道。
  虽然话没有说完,但白衍哪里听不出杨老话里面的意思。
  “的确,此番若非那赢侃相助,白衍怕是难逃一劫。”
  此刻白衍也满是感慨。
  赢侃虽说心性高傲,但为人却颇让人意外,至少换作其他人,有赢侃那般出生,定会有赢侃那般自傲,却很难有赢侃那般坦荡。
  看看楚燕那些王室宗亲便清楚,赢侃能如此,当真是让人感慨。
  听着马车外的议论声。
  白衍也忍不住皱眉,当真是差一点就要被埋伏刺杀。
  “赢侃,赢侃!你负吾等~你不得好死!”
  “赢侃!你不得好死啊!”
  “赢侃你不该负吾等!”
  马车外,突然传来大吼大叫的声音,白衍与杨端和闻言,互相看向彼此。
  白衍伸手掀开小窗布帘,随后就看到,在街道上,一个个五花大绑的男子,被押起来,嘴里不断朝天大吼漫骂。
  四周街道上,数不清的百姓看到这一幕,纷纷喧嚷的议论起来。
  而白衍这时候的马车,也缓缓停下。
  “那人便是赵夷!”
  白衍转头对着杨老说道。
  从韩谒者哪里得知事情经过后,们心自问,白衍不相信,与他仅在祭祀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夷、赵朔,会联合那么多士族,动用那么多人脉,因他是白氏子弟,以及雁门一事而暗杀他。
  这说出去白衍是一点都不相信。
  雁门一事虽说伤及无数士族的利益,但以赵氏宗亲的根基,还完全不至于耗费如此大的代价死磕,而白氏的原因更是离谱,这些王氏宗亲的人有那么仗义,赵国何至于亡国。
  不过眼下人多眼杂,白衍并不想在这里下马车去询问赵夷。
  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调查便好,嬴政已经下令让他赶赴雁门,眼下还是不要拖延嬴政的命令。
  “赵夷。”
  杨老点点头,随后转头看向白衍,想了想。
  “老夫听说,昨晚在赢侃的府邸,并不仅仅是赵夷、赵朔二人!”
  杨老轻声说道。
  杨老并没有告诉白衍如何得知,不过却告诉白衍,昨晚在赢侃的府邸,除了赵夷与赵朔,还有其他人。
  “还有人?”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十分意外。
  为何这些赢侃没有告知王上,莫非,还有赢侃的族人!
  对,能让赢侃隐瞒的,唯有同是王室宗亲之人。
  楚系!
  不知为何,白衍脑海里突然浮现这个念头。
  正当白衍想要说话的时候。
  马车外,随着赵夷等人被扣押。
  街道上,拥堵的百姓虽说被驱赶让路,然而街道两旁却依旧有密密麻麻的百姓看热闹,当看到铁骑到来,所有邯郸百姓,全都看向铁骑之中的那辆马车。
  邯郸百姓都清楚,能在邯郸城内,由百余名铁骑护送,除了嬴政,便只有一个人。
  而赵夷等人自然也立刻意识到,马车内的人是谁。
  随后。
  在所有邯郸百姓指指点点中,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赵夷、赵朔等人,突然大喊。
  “白氏族人,赵人得而诛之!”
  “白氏之人不得好死!赵人啊~!你们忘记血海深仇了吗?忘记长平满地尸骨?”
  赵朔与赵夷一脸悲戚的大声喊道。
  一瞬间,街道原本看热闹的所有赵人百姓,纷纷安静下来,看向彼此,看向那辆马车。
  望着那些威风凛凛的秦国铁骑,赵国百姓无一人敢上前。
  但听到那些话,所有赵国百姓看向那辆马车,脑海里都忍不住浮现三十年前的事情,眼神逐渐带有一丝恨意。
  然而再多的恨,看着秦国铁骑士卒,骑着战马护送马车开始缓缓朝前走,谁都不敢轻举乱动,甚至连漫骂一声都不敢。
  毕竟那源源不断骑马的秦国铁骑,眼神已经逐渐扫视街道两旁,那模样似乎随时都准备好要拔剑杀戮一般。
  想起高奴焚城,想起连月氏与匈奴都被烧死数万人,被杀死上万人。
  所有邯郸百姓看着那些铁骑将士的眼神,都逐渐浮现一抹恐惧,害怕。
  街道上,任凭赵夷如何漫骂刺激赵人百姓,依旧被压到一旁,眼睁睁的看着秦吏与赵人百姓,给那些铁骑让路,给那辆插有秦字黑旗的马车让路。
  片刻后望着那离去的马车,赵夷方才瘫软在地。
  此时听着四周那些赵人百姓开始喧闹起来的声音,赵夷满脸失望,如此之赵人,和谈复国。
  回想方才赵人百姓那一脸害怕的模样,想起的一幕幕,赵夷清楚。
  日后,只要有那白衍率领铁骑在雁门,赵地百姓,便不敢再有反抗之心。
  白衍不死,铁骑不除,赵国便再无可能复辟啊~!
  赵夷满是绝望的闭上眼睛。
  邯郸城门。
  杨老坐在马车内,看着白衍。
  “可有埋怨汝祖上武安君?”
  杨老笑着起来,轻声问道。
  回想方才马车外,赵夷那些诛心的话,杨老清楚,在赵地百姓而言,事情尽管过去三十多年,却依旧是所有赵人无法忘记的事情。
  白氏,也成为赵人百姓,最铭记在心的一个氏族。
  眼下看着白衍,想起白衍是白氏子弟的身份,杨老突然感觉,此前掠卖一事,杀掉如此多的士族,也未必全是不好。
  能想象得到,若是当初白衍不一举清除那些雁门旧族势力,任其继续蚕食雁门百姓,如今雁门会是何等模样。
  如赵夷所言,像白衍这样的白氏族人,恐怕稍有不慎,便会有人刺杀,就是睡觉都睡不安生。
  更别说士族会在暗地之中使绊子,不断在暗地中扇动百姓作乱。
  “何谈埋怨!身为秦国将军,有些事情不得不做!”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笑着说道,并没有在意方才的事情。
  他又不是真正的白氏子弟。
  当初要白氏之姓,以及后面白裕把他留在阳城,与珪、梁朗等人分开,那时候,白衍便想过会有这一天。
  而这一天到来之前,此前白衍已经努力铺垫好一切,眼下面对赵人百姓,局面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说起来,白衍还想从杨老这里,了解当初秦楚之间的详细战事经过。”
  白衍坐在马车内,对着杨老辑礼道。
  与余老将军不一样,杨老是士族出身,当初便是跟随白起领兵作战过,白衍还想听一听当初白起领兵的事情。
  毕竟白起打过所有诸侯国之中,除了伤亡最大的赵国,其次最惨的,便是失去土地、尊严最多的楚国。
  连楚王陵都被白起一把火该烧得干干净净,烧了楚人楚王的祖陵。
  想到日后迟早要与楚国交战,白衍还是想从杨老这里,了解一下当初的事情。